亲,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 ,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 ,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 。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安装软件.
微信打麻将是一款非常流行的棋牌游戏 ,深受广大玩家的喜爱。在这个游戏中,你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来赢取胜利,同时还能与其他玩家互动。
在游戏中 ,有一些玩家为了获得更高的胜率和更多的金币而使用了开挂神器 。开挂神器是指那些可以让你在游戏中获得不公平优势的软件或工具。
如果你也想尝试使用微信麻将开挂工具,那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下载和安装:
软件介绍:
1 、99%防封号效果,但本店保证不被封号。
2、此款软件使用过程中,放在后台 ,既有效果 。
3、软件使用中,软件岀现退岀后台,重新点击启动运行。
4 、遇到以下情况:游/戏漏闹洞修补、服务器维护故障、政/府查封/监/管等原因 ,导致后期软件无法使用的。
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操作使用教程:
1.通过添加客服微安装这个软件.打开
2.在“设置DD辅助功能DD微信麻将开挂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5.保持手机不处关屏的状态.
6.如果你还没有成功.首先确认你是智能手机(苹果安卓均可).其次需要你的微信升级到新版本.
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1 、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 ,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 。
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 ,绝对没有被封的危险存在。
4 、快速稳定,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肯定是土豪。安卓定制版和苹果定制版,一年不闪退
网上有关“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院特点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院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学校实行开放性、多元化办学,是教育部、卫生部首批、河南省唯一的“3+2” 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是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是省全科医生培训基地 、省乡村医生培训基地、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教学基地 。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培训中心设在学校。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建有豫健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和集教学、科研 、职业资格鉴定、社会培训于一体的豫健集团模拟医院。建有集教学、科研 、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命科学馆和漯河市医学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漯河市病理检验研究中心 。 学校占地1539亩 ,校舍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教学医疗设备总值1.3亿元(含附属医院),图书馆藏书110万册 ,中外期刊1100余种。设有医疗系、护理系 、口腔医学系、药学系、食品工程系 、基础医学部、外语教学部、成人教育部、体育部 、社科部10个教学系(部)。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含护理专业英语方向)、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食品加工技术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生物技术、农畜特产品加工 、应用英语等13个专业 (专业方向),其中临床医学、护理学为骨干专业,护理专业 (英语方向)、口腔医学为特色专业 。护理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临床医学专业、药学专业实训基地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学校在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床位850张。拥有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大一附院等70多家城市“三甲 ”或“二甲”医院为实习医院 ,双汇集团、吉鲁药业集团等20多家企业为实训实习基地 。
校风
求真,求实,求新。
教风
厚德 ,博学,善教。
学风
勤思,明辨,笃行 。
校训
诚朴精业 培养目标:培养各级医疗卫生保健单位需要的 ,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护理人才(护师)。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热爱护理事业,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病 、多发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预防 ,具备对急、难重症处理技能;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 、政策和法规;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熟练应用计算机。
专业特色: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河南省唯一的“出国护士培训基地” 。实训基地设有:仿真演练区、模拟病区、急救及重症监护实训区 ,共28个实训室。不仅满足护理专业的教学实训,同时还承担基层医疗单位和社区服务中心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
开设课程:大学英语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理学 、病理学、药理学、医用化学 、护理学导论、健康评估、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管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必修课程,以及人际沟通 、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形体训练等选修课 。
就业方向:毕业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 、康复、保健服务机构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涉外护理工作需要的 ,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护理人才。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热爱护理事业,掌握护理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与外籍医务人员和病人进行交流 ,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熟练应用计算机 。
专业特色:省级教改试点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学校特色专业。学校在全省率先设立护理专业(英语方向),省卫生厅 、教育厅、外事侨务办、外国专家局联合在我校建立河南省唯一的“出国护士培训基地 ”。
开设课程:大学英语精读 、新概念英语、大学英语口语、大学英语听力 、护理英语、正常人体结构学、正常人体功能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病理学、护理药理学、护理学导论 、基础护理技术、健康评估、护理管理学 、成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母婴护理学 、儿童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临床护理技能等必修课程 ,以及护理礼仪 、多元文化与护理、人际沟通、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 、形体训练等选修课 。
就业方向:近几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6%以上,主要到县级以上大中型医院工作,有不少毕业生被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型医院录用;护理学员通过出国考试 ,分赴英国 、新加坡、澳大利亚、科威特等国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口腔医疗和保健工作的专门人才。具有熟练从事口腔科常见病 、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重症的处理能力,具备口腔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
专业特色:具备集教学、医疗 、科研和培训于一体的特色专业体系。设有口腔临床教研室、口腔基础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包括口腔技工实训室、口腔临床实训室 、口腔正畸实训室、铸造烤瓷间等 ,拥有总价值为160多万元的口腔临床模拟教学设备,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教学环境、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及先进的诊疗技术,承担了口腔医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训教学任务 ,实训开出率100%。先进 、系统、完整配套的多媒体教学及先进的实践教学设备,保证了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 。
开设课程:大学英语、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 、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诊断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 、口腔材料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预防学、内科学、外科学等38门必修课程以及医学营养学 、医学文献检索、口腔护理学、医学心理学 、人际沟通技巧等9门选修课程。
就业方向:综合医院口腔科、基层口腔专科医院、口腔保健机构,从事口腔临床医疗 、预防及口腔卫生教育等。就业形势好 ,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100% 。 培养目标: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药学专门人才。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热爱药学事业 ,掌握从事药学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熟练从事药学专业工作的实际能力和自学能力,掌握常用制剂制备过程和药物分析的操作技能,能独立从事调配处方工作和OTC药物的发售工作等;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一门外语 ,熟练阅读药学专业外文资料;熟练应用计算机。
专业特色:实训基地是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是学校特色专业 。拥有专业实验实训室15个,仿真生产线一条 ,仪器设备先进,实训开出率100%,能满足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校外实习基地有26家医院和22家企业。在实习基地实习期间 ,用人单位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可提前聘用,实现实习就业一条龙的就业模式 。
开设课程:大学英语、药用植物学 、解剖生理学、高等数学、分析化学 、生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 、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 、药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必修课程,以及医学信息学、医学心理学、药膳学等选修课程。
就业方向:药学专业人员为社会紧缺人才 ,岗位数量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省内外用人单位竞相争聘,供不应求 ,面向药品的生产 、经营、药学服务、管理 、营销、使用第一线 。毕业生可从事医院药房、药品检验 、药品监督部门、药物研究机构、药厂 、医药公司、教学辅助等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 、技、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药品经营与管理一线岗位需要,掌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所需的医药学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和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面向药品经营企业和生产企业,从事药品营销、药品质量管理 、药品养护等岗位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开设课程:医药数理统计、基础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中医药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药品营销心理学 、方剂与中成药、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市场营销 、医药企业管理、药品储存与养护、药品经营质量管理 、中药商品基础、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药理学 、药物化学。 就业方向:面向药品经营企业和生产企业 ,从事药品经营、药品管理、药品质检 、药品保管、药品物流以及药学服务与指导等工作 。 培养目标: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检验人才。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热爱医学检验技术事业,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熟练从事临床检验 、病原生物检验、生化检验等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和一定的自学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熟练应用计算机。
专业特色:本专业拥有一个实训基地 ,24个设备先进 、功能齐全的专业实验实训室 。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气分析仪、显微图文处理系统等充足的教学科研设备,实训 、试验开出率达100%,能够满足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需要。坚持面向行业办学,办学效果好 ,深受医院、食品、药品检验等部门欢迎。
开设课程:大学英语 、计算机应用、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化学 、生理学、病理学、生化检验 、临床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检验、寄生虫学检验 、临床检验仪器学等必修课程,以及医学信息学、医学心理学等选修课程 。
就业方向:检验专业人员为社会紧缺人才,工作岗位数量多 ,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好。毕业生在各级医院、血站及疾病控制中心和医学研究所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工作。省内外用人单位竞相争聘,供不应求 ,在实习基地实习期间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可被用人单位提前聘用,实现实习 、就业一条龙的就业模式 。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强,整体素质高 ,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培养目标: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应用性高级医疗人才。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热爱医学事业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 、治疗和预防,具备对急、难重症的处理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阅读医学专业外文资料;熟练应用计算机 。
专业特色:河南省特色专业,该专业实训基地是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基地设有43个设备先进 、功能齐全的实训室;有一支专兼结合、教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团队 ,是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本专业长期坚持走“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建立有55个长期、巩固 、稳定的实习基地。
开设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人体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 、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 、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 、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急诊医学等必修课,以及医学信息学 、人际沟通学、医学心理学、全科医学概论等选修课。
就业方向: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 ,实践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适应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岗位需求 ,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 培养目标: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相关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 、操作X线机、B超机等影像设备进行临床数据采集和影像分析,适应医学影像技术发展需要,可在各级医院、卫生防疫等医疗卫生机构从事X线 、CT、超声诊断及介入技术工作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有2个校内实训基地 ,及彩超、螺旋CT 、移动X光机等大型先进影像医疗教学设备。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本专业教师均具有丰富的影像诊断经验和娴熟的医学影像技术,教科研水平较高。坚持面向行业、医院办学,培养紧缺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
开设课程:大学英语、人体解剖学、生理学 、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 、诊断学、儿科学、医学成像技术 、医学影像设备学、断层解剖学、影像物理学 、医学影像诊断学、电子学基础等必修课,以及医学文献检索、人际沟通技巧 、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信息学、医学写作等选修课 。
就业方向: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 ,实践能力强,适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岗位就业,就业前景广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需要 ,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熟悉食品加工工艺,具有粮油制品 、肉制品、饮料制品和果蔬制品等加工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结合校内实训模拟和企业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学校所在地为中国首家国家级食品名城,为本专业学生的实习 、实训、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毕业生供不应求。
开设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食品生物化学 、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食品包装技术、粮油加工技术、肉制品加工技术、果蔬制品加工技术 、软饮料加工技术、食品酿造技术、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企业管理、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在食品行业及相关单位从事工艺设计、生产 、管理和新技术应用、研发、市场营销等工作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需求 ,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食品营养与检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食品营养与保健 、食品分析检验、食品质量管理和安全评价、食品加工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根据职业岗位需要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形成职业岗位能力 ,增强就业竞争力。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营养保健与食品安全倍加关注,因此 ,毕业生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
开设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 、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仪器分析、食品工艺学概论、食品包装技术 、食品保藏技术、食品添加剂、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卫生学 、食品毒理学、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等 。
就业方向:毕业生到食品行业或相关科研院所、商检单位从事食品营养设计与分析 、食品检验、食品卫生质量管理、食品工艺设计与研发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食品工业发展需求,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掌握食品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食品 、生物制品工艺设计、质量控制、仪器操作 、检测分析及生产管理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专业特色:生物工程正在对人类健康、食品工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将其列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 。本专业是生物工程与食品加工相结合的新兴专业 ,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利用食品生物技术和食品工程技术生产开发食品,功能性食品发展潜力巨大 ,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开设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食品生物化学 、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现代生物制品技术、生物工程设备、酶制剂工艺学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发酵与酿造技术、软饮料工艺学 、畜产品工艺学、食品分析与检验、仪器分析 、食品质量与安全、企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在食品发酵行业和生物技术产业从事食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分析检验 、技术管理、产品质量控制、新产品研发与工艺设计等工作,也可从事教学工作或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工作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农畜特产品加工发展需要,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农畜特产品加工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农产品 、畜产品与传统特色产品加工、贮藏、保鲜 ,标准化生产及质量控制 、产品开发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专业特色: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是在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漯河市是中国首家国家级食品名城,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多,人才需求旺盛 ,为本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就业提供无可比拟的便利 。本专业实行 ”2+1”培养模式,具有良好的师资条件和实训条件,建有八个大中食品企业实习实训基地 ,为教学实习和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保障。
开设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原料学 、食品机械与设备、农产品加工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农畜特产品开发利用 、食品标准化生产与质量控制、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添加剂 、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包装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食品企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到食品企业及相关单位从事农畜产品生产工艺设计、保鲜贮藏 、生产管理、食品分析与检验、新产品研发等工作 。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从适应社会需求出发,以培养“实用型 、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 ,在熟练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涉外文秘工作的知识,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 、旅游等部门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开设实用型的课程 ,坚持实践型的教学,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其主要特色。为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以实用型的课程为其主干课程。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 、写、译的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应用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和知识基础外 ,还针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而开设了实用课程 。采用任务法教学 、交际法教学,情景模拟活动(英语角、演讲比赛、小品大赛等),利用外教资源 、多媒体英语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数字化英语自主学习实验中心 、公文处理实训室、综合办公演练中心、工作会议演练室等基本技能实训室等先进的教学实践设施 ,保证了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开设课程:大学英语精读、大学英语泛读 、大学英语听力、 英语口语 、英语语音语调 、英语应用文写作、外贸函电、大学语文 、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办公自动化、文秘英语 、秘书原理与实务、计算机应用基础、韩语等必修课和行政管理 、教育心理学、文学欣赏、美术欣赏等选修课。
就业方向:主要在外事、经贸 、文化、教育、旅游等部门从事涉外文秘 、导游、涉外企业翻译人员、经理助理 、行政人员等工作,在双语托幼机构、中小学及各类英语培训中心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康复治疗技术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从事临床工作所必需的康复医学及治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熟练从事康复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实际能力和一定的自学能力,掌握残损 、慢性病、老年病等的康复治疗技术,具有进行康复机能评定和康复治疗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医学专业外文资料;熟练应用计算机。
专业特色:该专业围绕以社会的迫切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为本位,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方位强化学生操作技能和练就一技之长为特色 。形成“学历证书 ”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中级按摩师”资格证书 ,成为康复领域内的技能型人才。
开设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 、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要、中医学 、康复医学概论、针灸学、推拿学 、运动疗法、理疗学、康复护理技术 、中医健身学等35门必修课程以及医学美学、医学文献检索、音乐疗法、人际沟通技巧 、语言治疗学等7门选修课程 。
就业面向:随着慢性病、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多,社会对康复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就业前景较好。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综合性医院康复科、针灸科 、理疗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院,疗养院 ,社区康复医疗机构,健康中心,老年公寓,健身机构等 ,从事康复治疗、老年疾病的治疗及现代文明带来的身心疾病的康复治疗和康复管理工作;该专业是我校经过社会人才市场调查,根据用人单位急需而开办的新专业。该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就业面广 ,发展空间大,就业待遇优越 、工作环境好 。高水平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供不应求。 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医疗美容和保健工作的专门人才。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成为从事医疗和生活美容技术工作的技师。
专业特色:具备集教学 、医疗和培训于一体的特色专业体系 。设有美容医疗技术实训室、物理美容实训室、美容外科实训室、美容化妆实训室,实验设备齐全。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边上课边实践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开设课程: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组织胚胎学 、美容营养学、化妆品化学、诊断学 、中医美容、皮肤美容学、内科学 、外科学、美容化妆学、美容实用技术、美容整形外科学 、五官科学、美容皮肤治疗学等课程 。
就业方向: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毕业生通过两年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在校实践课程的操作锻炼,并通过第三年临床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技能的实习,均能达到独立完成美容各类操作技能要求,能够胜任各级医院和美容院的各项岗位需求。
四方区的辖区简介(撤销前)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全市人民紧紧围绕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坚持打基础、抓改革 、创环境、促发展、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 、稳中提质。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4.8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8%,增幅在七县市中位列第二位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53亿元 ,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06.08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95.27亿元,增长14.5%。一、二 、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7.8%、38.2%、54% ,分别拉动GDP增长0.8 、3.8、5.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665元,增长8.4% 。全社会用电量达为11.93亿千瓦时 ,增长1.5%;工业用电达9.3亿千瓦时,增长8.5%。
全市三次产业比为17.8:43.3:38.9。与上年相比,一、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4、1.6个百分点 ,三产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4%,较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7.7% ,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较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成城镇新增就业9271人 、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5040人、援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503人;购买公益性岗位1063个 ,“零就业家庭 ”动态援助率和纯农户家庭就业高校毕业生动态就业援助率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00人。
二、农 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71.9亿元,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24.2亿元 ,林业产值9.5亿元,牧业产值31.8亿元,渔业产值4.6亿元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亿元 。坚持以粮食生产为重点。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1.97万亩,增长1.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00.88万亩,增长1.9% ,粮食总产40.67万吨,增长3.5%,连续两年跻身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行列;出栏肉猪121.66万头,增长2%;出栏牛2.91万头 ,增长1.7%;出栏羊9.6万头,下降16.2%;出笼家禽1707.95万羽,增长3%;水产品产量3.18万吨 ,增长4%;蔬菜种植面积11.63千公顷,增长0.9% 。“两油两叶”加快发展。新造油茶林4.6万亩,全市油茶林面积达81.4万亩。“常宁茶油”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央视《走遍中国》栏目进行专题报道 。油菜种植40万亩,打造了宜潭 、洋泉等万亩示范片。落实烤烟种植面积5.09万亩,收购烟叶8.6万担 ,连续三年评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优秀单位。新建高山有机茶基地3000亩,塔山山岚茶先后荣获省茶博会金奖和湘茶大赛金奖 。扎实开展“三年绿化攻坚 ”行动,全年完成造林7.3万亩 ,造林工作连续三年评为省先进。
完成23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广济水库正在抓紧坝基工程和上坝公路施工。扎实推进“一流转五服务”,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率先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被评为全省农村土地仲裁和流转先进单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484个 ,分别新增63个、83家;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星级休闲农庄8家,其中五星级1家;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个。与湖南农大开展校地合作 ,加强农业科技对接。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01.3亿元,增长8.4%,比去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6% ,增幅在七县市居第二位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8.5%,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含集中区)增长9.5%。从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8.3%,重工业增长8.9%。从经济类型来看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为15.6% 。规模工业的重点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长8.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7%。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9家。
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07.72亿元,同比下降24.5% ,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具体情况如下表:
金铜项目是全市的“一号工程” ,2013年以来市本级财政累计投入4.6亿元,完成1298.5亩建设用地的报批及土地平整,完成厂区和安置小区房屋拆迁534户 ,确保金铜项目核心工程按期开工,2015年内一期工程建成试产。依托金铜项目发展铜压延加工,成功跻身全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 ,连续三年可获省财政每年6000万元的专项扶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强力引进和推进有色化工企业入园,志辉冶化已投产,金翼粗铅、华兴冶化、宏兴化工 、大宇锌业、一品新能源5个入园企业完成拆迁126户 ,平整土地521亩,全面启动厂房建设 。水口山有色循环产业园被评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现有有色冶炼、深加工和化工企业58家。宜阳工业园加快升级。天衡公司在“新三板 ”成功上市,实现全市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浙江北高峰碳酸钙 、广州喜宝鞋业、温州富罗迷鞋业等企业先后入驻。
全市建筑业总产值11.9亿元 ,增长1.25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4.78亿元,增长2.5%。新增质资建筑业企业3家,全市共有质资建筑业企业14家 ,其中,二级质资建筑业企业2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34.37亿元,增速虽有回落 ,但仍保持24%的高速增长,比衡阳市平均水平快1.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快4.6个百分点 ,比全国平均水平快8.3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亿元,同比增长25.6%。国有投资81.5亿元,增长85.3%。全市制造业投资39亿元 ,增长10.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12.4亿元,增长97.8% 。
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5.4亿元,下降5.4%。我市商品房销售依然处于下降态势。1-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9.44万平方米 ,下降44.7% 。
年内新开工项目个数140个,增长16.7 %。开工建设重点项目80个(衡阳市重点项目39个),已累计完成投资185.56 亿元。茶常高速常宁段完成前期工作 。省道214松柏至车田段改建完成路基工程 ,进行路面油化。三白 、荫烟、富大、常板 、田盐5条骨干县道完成大修。青市车站开工建设 。土谷塘航电枢纽移民工程、松柏千吨级码头建设进展顺利。南门湖、宜水新城加快建设,歌剧院主体工程竣工。塔岭水厂扩建工程正式通水。衡阳至水口山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加快建设 。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 、松柏工业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启用。
五、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39亿元,增长12.4%。从行业看 ,零售市场仍主导消费品市场 。批发业5.18亿元,增长12.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零售业51.59亿元 ,增长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7%;住宿业0.47亿元,增长7.2%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7%;餐饮业9.15亿元,增长17.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分地区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56亿元 ,增长12.7%,其中城区为48.79亿元,增长13.6%;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83亿元 ,增长10.9%。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3.36亿元,增长11.5%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响类下降6.3%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7.9%,汽车类增长31.1%,日用品类增长28.3% ,服装鞋帽针纺丝品类增长15.5%,化妆品类增长18.2%,书报杂志类下降0.4% ,中西药品类增长4.2%。
六 、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市进出总额1100万美元,增长138.7%,提前超额完成年计划849万美元,其中:加工贸易185万美元 ,增长2118.3%;对外劳务及工程项目经济合作完成665万美元;境外投资500万美元;对外劳务输出504人。全市有业绩的外贸进出口企业10家,其中新增破零进出口企业3家;倍增进出口企业2家 。引进项目65个,引进资金37.97亿元 ,其中:引进外资项目12个,引进外资7600万美元,增长16.9%;引进内资项目53个 ,引进资金33.41亿元,增长10.7%。
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9亿元,增长12% ,接待游客156万人次,增长13%;年末全市共有等级旅游区(点)7个。水口山工人运动陈列馆评为国家2A级景区 。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72亿元,增长5.8%。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达到7.95万辆。完成货物周转量28.6亿吨公里 ,增长14.6%;完成客运周转量25.02亿人公里,增长12.9%。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按不变价计算)3.73亿元,增长6.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29亿元 ,增长4.1%;邮政业务总量0.44亿元,增长20.5%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47万户,下降2.1%。移动电话用户49.43万户 ,增长15.2%。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11.84万户,增长13.7% 。
八 、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4.11亿元,增长3.5%。增幅较上年下降12.7个百分点 ,低于衡阳市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79亿元,增长12.7% 。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52亿元 ,下降21.7%;上划省级收入完成0.8亿元,增长1.3%。税收收入下降明显。全年累计完成税收收入9.02亿元,下降8.3% ,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63%,较上年下降9.1个百分点 。一般预算支出38.64亿元,增长14.5%;其中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 、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和住房保障支出六大类支出大幅增长,分别增长3.3%、97.1% 、-14.7%、8.8%、102.3%和40.6%。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5.8% ,比上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5.1亿元,增长14.2% 。存款增量在衡阳市各县市中排名第四 、增速排名第三。其中:单位存款27.07亿元,增长4%;个人存款144.5亿元 ,增长15.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27亿元,同比增长23.8%,贷款增量、增幅在衡阳市各县市中均位列第二。票据融资和中长期贷款增势强劲 。全市短期贷款余额25.43亿元 ,同比下降3.9%;票据融资余额4.48亿元,同比增长570.22%;中长期贷款余额35.35亿元,同比增长38.1%。
全市保险保费收入2.93亿元 ,增长22.9%。其中,财产险保险保费收入0.83亿元,增长25.5%;人身险收入2.1亿元 ,增长23.5% 。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65所。全市学校(包括公办 、民办)共有在职教职工6972人,在校学生120989万人。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毕业生升学率为90%,其中小升初100%、初升高85% 。高中阶段在校生15684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77.6%。全年中职招生人数达到1464人。2014年财政对教育投入达7亿元 。全年再补充教师370名 ,其中本市招聘教师150名,到位特岗教师185名,安排免费师范生35名 ,缓解了教师队伍人员紧缺状况;教师管理更加规范,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师德师风明显好转。全市共完成118所合格学校(园)建设任务 ,完成7所乡镇公办幼儿园、23所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建立了校园综合管理群防群控体系,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2014年 ,全市高考实现了“考纪考风和教育质量”双丰收,高考上线人数取得新突破。本二以上上线人数达1318人同,较去年净增69人 ,其中600分以上人数净增34人。初三学业水平考试总平均分为571.36分(按实际参考人数计算),比去年高出6.15分;全市的直升率 、合格率较去年均有所提升,合格率在衡阳市排名第三。
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57亿元,下降13.6%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3% 。申报国家、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项,其中沿江锌业有限公司获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申请专利120件,增长10% ,授权专利3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7件。新建省级“12396 ”星火科技服务站点8个,为全市各农业专业户服务30余次;科技宣传活动3次;开展科技培训3期 ,培训3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600余份,科技人员进村入户73人次;开展多形式的地震科普宣传3次 ,继续完善地震应急预案 。
十、文化 、卫生和体育
全市拥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登记在册的可移动文物7660 件。水口山铅锌矿冶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填补全省工业遗址“国保”单位空白。争取国家资金1500万元对庙前中田古民居进行维修 。第三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年,《五月乡情》、《山歌好比春江水》、《春江水暖》 、《梦开始的地方》、《微笑不再》等作品在国家、省 、市获奖。小歌剧《瑶寨情》再获湖南省中青年演员折子戏和新创小戏比赛一等奖 。在首次全国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中,宜潭、新河两个文化站被评为一级站。全市共有22个乡镇都组建了广场文艺活动队伍,队伍达到158支 ,人数达到3122多人。全年市图书馆新办借书证485个(含少儿),读者流通人次65216人次,外借册次49683册次 。2014年订报刊241种 ,新购图书11000余册,收集地方文献18种65册,读者满意率达95%。2014年 ,组织放映队26个,投入放映设备28台,在全市所有的乡镇行政村、社区 、广场开展公益**放映。共放映了免费公益**8571场次 ,其中:长片8471场、科教短片3583场。
全市有电视台1个,广播电台1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有线电视用户8.63万户 ,增长10.6% 。
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864所,其中市直二级医疗机构3所,包括二级综合医院2所、中医院1所 、妇幼保健院1所、乡镇卫生院2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村级卫生室708个 、民办门诊部43所、其他各类各种机构80所(包括分院、厂矿医务室等)。卫生技术人员369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07人 ,注册护士1104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总床位3246张 。全市“五苗”全程接种率99.83%,流动人口“五苗 ”全程接种率91.36%;全市新增居民健康档案45812人,累计建档人数69.62万人 ,其中电子建档61万余人,老年人健康管理88982人,规范化管理68324人。2014年全市活产数8190人 ,住院分娩率99.98%,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4.40%。全市7岁以下和3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89.98% 、84.97% 。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产前筛查率分别为90.04% 、80.93%、20.37%。全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71.315万元。全年共培训药剂、信息 、护理等专业人员370人,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业务培训256人 ,举办3期乡村医生培训班,对全市778名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 。市中医院骨伤科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中医药管理局将“南詹正骨”作为中医特色绝技收集整理 ,向全省推广。
群众体育渐成格局,全年举办具有规范性、示范性的大型群众体育活动10余次。全市基本形成 “以全民健身中心为基点,公共体育设施为网点,农村为重点”的发展格局 。财政出资200万元对体育馆进行翻修改造 ,改造完成后,场馆面积将增加100余平方米;在泉峰公园、西岭镇平安村等场所修建了全民健身路径;在76个行政村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全部配备了乒乓球台 ,修建了篮球场。竞技体育成绩斐然,衡阳市青少年跳水锦标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名;衡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三名;省十二届运动会上,运动员詹妮获女子跆拳道冠军 ,雷静获女子摔跤铜牌;衡阳市气排球比赛获二等奖。加强体育人才培养,全年培训重点运动员有100人,目前在训人员有350人。体育产业再上新台阶 。新增3个体彩专营店 ,全年体育**销售额为909.43万元,增长117.4%。
十一 、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速。全年共实施城建项目50多个,其中 ,年内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有13个,年内竣工项目30多个,共完成投资约3.49亿元,无论是项目数量 ,还是投资额,都创造了近年来的新高 。主支干道破损路面维修年内实施了三期,补修面积达12000平方米;完成新街横巷、市委大院及财政局道路油化、消防队侧边人行道改造等;泉峰东路改建完成雨污分流及道路工程并通车;常荫路降坡改造工程完成土石方工程。推进拓城建设开发。东一环路一期工程完成主干道及部分支路路基;衡桂高速连接线工程完成南三环绿化一期工程 、将军西路及其安置地的道路路基建设;西一环南段完成清淤1万m3 ,土方回填7000 m3,石方回填3000 m3,西一环大桥完成8根桩基及附属围堰工程;北一环东段年内完成石方开挖10万m3、土方开挖20多万m3;北一环路西段完成雨污分流、路基建设及路面精加工;北一环宜水大桥完成桥面铺装 。南门湖建设工程完成湖区挡土墙和二 、三号桥建设以及文虎路、李虎路沥青铺装;宜水新城风光带防洪堤建设完成80%工程量。新建供气管网50多公里 ,燃气新立户6000多户,累计立户10000多户,燃气使用户7000余户 ,日均用气量达1万m3。城区供水管网年内新建及改造28.4公里;塔岭水厂提质扩建工程完成土建主体90%工程量及设备招标采购,农历年前可通水;松柏垃圾填埋场工程完成电力设施搬迁、场内清表及拆迁50%工作量;松柏污水处理厂 、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两个污水治理项目已在12月先后通水试运行;市污水处理厂全年处理污水总量507.88万吨,减排任务落实到位;雨污分流改造完成泉峰东路、车站路等两条主干道 。
全面完成省定减排任务 ,重金属污染明显减轻,湘江松柏断面水质不断好转,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7.6%,地表水质达标率为100% ,城镇污水处理率76%,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96.9%。投入1.58亿元兴建了水口山危险固废无害化处置工程,一期工程去年8月已建成投入运行 ,可消化38万吨危险固废物,目前已处置危险废渣26860吨 。实施松渔镉污染治理工程,对8万吨废渣进行了科学处置;加大重金属重度污染场地治理 ,对水口山重金属污染最重的500多亩土壤进行了深度处理。对曾家溪和康家溪底泥污染进行整治,加大了河道清淤力度。通过对水、气 、渣等立体治理,全面提高了污染物去除率 ,消除了重金属流入湘江的隐患,降低了对水体的二次污染风险。在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已建成运行的基础上,投入4000万元实施了二期工程 。在水口山 ,投入9500万元兴建了工业污水处理厂,投入4200万元兴建了松柏生活污水处理厂。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也投入6000万元,兴建了重金属废水综合治理循环利用工程,这几个污水处理厂已如期建成运行 ,日处理污水5万吨,圆满通过了“国考”、“省考”。在城郊投入7500万元建设的仙岭垃圾填埋场已投入使用 。在水口山投入8100万元新建垃圾填埋场和建筑垃圾临时填埋场,同时 ,近三年我市累计投入达5500万元,在各乡镇新建了简易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等设施,添置了垃圾清运车 、洒水车等设备 ,有力夯实了污染防治的硬件基础。在所有水源地设置了保护标牌,基本实现小(二)型以上水库无化肥养鱼,关闭、搬迁湘江干流500米范围内规模养殖场93家 ,用一年时间圆满完成了省定两年完成的养殖场搬迁任务。
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0起 。死亡10人,比去年增长11.1%;重伤10人,比去年下降84.4%。直接经济损失313.3万元 ,比去年下降6.6%。各项指标均在控制范围以内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41;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32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132。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82.86万人,常住户数21.45万户。城镇化率47.4% 。据市计生委统计,全市出生婴儿11923人 ,人口出生率为12.7‰,其中政策内出生8599人,符合政策生育率72.1% ,总性别比为111.6:100。死亡人口6261人,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长率6.04‰。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38元,增长9.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740元 ,增长12.3% 。增幅分别居七县市第一 、第二位,分别高于衡阳市平均水平0.5、0.8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支出1532元,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为13.2% ,较上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2.5平方米 。
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15个,在职参保人员2460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5% ,征缴养老保险基金16691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51%,共为6715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0232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802人,共征缴基金3.395亿元 ,完成全年任务的235%;完成了养老金“十年调 ”,人均月增发养老金177元,共为23433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779亿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万余人 ,享受待遇人数10.5万人,发放待遇6606.03万元。征缴2014年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2855.34万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参加养老保险2649人,其中483人参加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 。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60023人 ,征缴基金1492.12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546个,参保人数54307人(其中农民工人数20626人),征缴基金1182万元 ,为890名工伤职工支付工伤保险待遇115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058人,征缴基金7215万元,享受待遇人数24013人 ,统筹基金支出10750万元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9675人,征缴基金3563万元,享受待遇15905人次,待遇支出2695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1002人 ,征缴基金323万元,享受待遇人数193人,发放待遇295万元。新农合参合人数744509人 ,参合率99.86%。参合农民全年累计报销封顶线为12万元,全市实际住院补偿率(受益度)为62.63%,其中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受益度)为75.09% 。继续推行参合五保户不设起付线。
全市共清退低保对象3342人 ,新增低保对象1611人。年末共有农村低保18930户、29611人 、发放低保金7451.2万元,城市低保8425户、9054人、发放低保金2885.7万元,月人均补差水平分别达120元/月/人 、253元/月/人 。继续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分散供养提高到2640元/年/人 ,集中供养提高到6480元/年/人,全年累计为6683名五保老人发放五保供养金1534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1100万元 。全年为860名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87.6万元;启动了基本养老服务补贴,为3000余名符合补贴条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资金72万元 ,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53.4%。为569名孤儿发放生活补贴438万元,并跟每一个孤儿的监护人签好合同,确保发放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孤儿的教养上。
阜新路街道
阜新路街道位于四方区西南部,辖区面积1.93平方公里 ,辖16个社区居委会居民28862户,人口81041人,街道办事处地址在鞍山一路33号 。2006年 ,街道共引进市外内资1500万元,其中引进金晓投资有限公司1000万元;引进洁神洗涤技改项目600万元;协调海至达船务公司追加投资500万元;引进外资380万美元;完成区级财政收入2565.82万元,增长14.7%。辖区工业园确立了大规划 ,大公司,科技化的整体建设思路,共入住企业21家 ,注册资金9056万元;园内维峰纤维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引进外资3700万元,投资达到5000万元。通过“读书节”、“邻居节”、“市民活动月 ”等活动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举办的“迎新春 ,奔小康”社区居民蒸馒头大赛,有50多个家庭参加比赛,做出百余种作品,青岛各大新闻媒体都对此次活动予以报道;举办“手拉手 、心连心 ,新老市民同乐会”等系列活动,打造了“邻里之家 ”活动品牌,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报道 。妥善解决了山路高架桥拆迁、抚顺路19号甲变电站改造 ,温州两侧改造、山东路182号地下通道等难点问题,保证了市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平安街道”创建工作取得实效,通过“情系未来 ,健康相伴”海慈健康直通车进校园 、“四个远离”等活动,打造了“情系未来 ”工作品牌,保证了辖区社会稳定。
党工委书记麻兴仁 ,办事处主任张临娟。
嘉兴路街道
嘉兴路街道位于四方区南部,面积2.26平方公里,辖17个社区居委会 ,居民32787户,人口84949人,街道办事处地址在嘉兴路32号 。2006年,街道引进项目4个 ,引进资金2544万元;不断完善工业园建设,成功引进青岛和融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5家高附加值企业;改善投资环境,对青岛市灯具市场等5家专业市场进行了整治,保证了24万余元的税收足额入库;走访辖区企业 ,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投资40余万元对6个社区10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3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了改(扩)建,配备了微机、电视等设施 ,推进和谐社区创建向纵深发展。巩固省级“平安示范街道”成果,推出“警企校民联动防控”机制,形成由线到点、由点到面 、点面结合的巡访网络、防控体系 ,获得山东省“平安山东 ”建设先进基层单位荣誉称号;推广四机社区十五年“零发案”的经验,开展“零案社区”创建活动,13个社区实现了零发案 ,《文汇报》、《齐鲁晚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全年拆除违章建筑30000平方米,硬化道路 、绿化场地60000平方米,完成自来水“一户一表 ”改造10000余户,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市、区重点项目拆迁改造户的搬迁工作 ,确保了市、区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为民服务代理点”,对居民群众需要办理的有关事项实行服务代理,有效解决居民实际困难 ,中央电视台 、《青岛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开展“奉献爱心,扶贫帮困”救助行动,成立“阳光救助站 ”和“爱心捐助接收站” ,对1户失大火的家庭和20余户弱势群体及困难家庭进行了救助;新办特困户27户、最低生活保障2902人,救助困难群众28户、发放救助款460万元,办理困难家庭慈善医疗救助270户;办理残疾人补贴612户 ,安置就业或自谋职业44人;继“爱心敲门”被评为市志愿者优秀服务品牌后,又推出“求助门铃 ”活动,首批为管区内22名孤寡老人安装了求助门铃。
党工委书记郭文 ,办事处主任王明世 。
兴隆路街道
兴隆路街道位于四方区西南部,面积8.97平方公里,辖14个社区居委会,居民24307户 ,人口57690人,办事处地址在兴隆路47号。2006年,引进市内资金3050万元 ,市区外资金4100万元,外资246万美元;美青工业园新入园企业达5家,实现税收895.5万元 ,投入比和产出比显著增加,分别达524.12万元/万平方米和124.50万元/万平方米。加大对各社区的资金投入,加强和谐社区的建设 ,已有5个社区争创了市级和谐社区,6个社区争创了区级和谐社区;推广了全国首批 、全省唯一的“零家庭暴力示范社区”-永乐社区的成功经验,“家事不用暴力”已成为各社区反家庭暴力的品牌 。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拆除违章建筑1.3万平方米左右,对8处居民楼院实施了综合整治,完成4600户居民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街道建立了各类群众文艺队伍75支,组织开展“邻居节”、“文化艺术节 ”、“百姓论坛” 、“市民月”等活动 ,丰富了辖区居民文化生活。
党工委书记张平,办事处主任庞明刚。
海伦路街道
海伦路街道位于四方区东南部,面积2.84平方公里 ,辖11个社区居委会,居民25627户,人口68503人 ,办事处地址在海伦路68号 。2006年,引进内资20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60万美元。注重招商质量 ,引进的南京大旺食品有限公司、青岛泓林电子公司新增税收500余万元。街道2个工业园区共入驻企业36家,其中年内新引进入园企业6户,园区注册资金3800万元 ,上缴税收300余万元,工业园建设全年考核名列全区第一。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街道连续两年被四方区推荐为青岛市发展民营企业先进单位 。再就业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劳动保障中心被评为市城乡统筹就业先进集体。各社区开展“邻居节 ”活动30多场次 ,参与人数6千多人次;海伦、海宁、海顺社区分别举办了3场“社区百姓论坛”,让百姓参政议政,受到了居民群众的好评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在海伦广场举办了“知荣辱 ,促和谐,共建温馨家园——暑期青少年社区体验行动”;社区涌现出了拾金不昧的好司机徐雪林,见义勇为的好市民孙文科等一大批先模人物;“海伦家园 温馨无限 ”被评为四方区服务品牌;街道代表市 、区先后迎接了全国科普示范区检查验收、创建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检查、创建全国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市现场会 、中残联盲人定向行走现场观摩会、全国社区志愿者集中行动日现场会;街道团工委、海伦社区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共同建立了“心灵绿洲?情系未来”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年内 ,市长夏耕来街道考察了社区卫生工作和供暖情况,西藏日喀则市 、深圳宝安区等10多个兄弟市、区分别来街道考察社区建设工作 。2006年,街道获得全国社区服务示范街道、全国平安家庭示范区 、全省工会工作先进街道、青岛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优秀单位、青岛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道 、青岛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服务基层文化先进集体、青岛市创建“平安家庭”活动先进协调单位等荣誉称号。
党工委书记刘作山 ,办事处主任朱世伟。
河西街道
河西街道位于四方区东部,辖7个社区居委会,面积6.81平方公里 ,居民4412户,人口11530人,流动人口31803人,办事处地址在台柳路291号 。2006年 ,实际利用市内资金指标2000万元,利用市外资金68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96.6万美元。储备项目21个 ,预计投资39200万元。引进的联邦快递青岛分公司和锦湖汽车租赁青岛有限公司这2个世界五百强项目,在一年内相继建成运营;汽车贸易大道建设进入收益成长期,2006年实现税收4000万元 ,比上年增长63%,其中有6家企业进入辖区重点纳税企业前20位,多数企业已进入高速成长期 。黎马敦包装有限公司扩建项目扩建用地的出让手续已办理完成 ,土地预审、规划选址 、规划设计手续办理完毕,场地清理和场地围挡套建以及该地块的地质勘探也已结束,12月底开工建设。大山(澳其敦)国际宠物市场项目的流浪宠物收容中心和一期网点的主体建设基本完成 ,招商已达100余家,12月底前开始试营业。全面推进社区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街道辖7个社区在全区率先实现了区、街、居计生三级联网,8月份全区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观摩会在大山社区召开 。改善辖区环境 ,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55000余平方米。街道成立了公益性岗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 、安排公益性岗位工作,加强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并在大山社区开展了4045人员管理试点工作;青岛市第一家社区劳动就业培训基地——青岛市四方区就业训练中心河西培训基地在华清社区成立,为辖区失业、待业居民提供了掌握劳动技能、尽快走上劳动岗位的培训机会。2006年,街道获得青岛市计划生育先进集体 、青岛市“十五 ”残疾人工作先进街道、青岛市先进街道妇联组织等荣誉称号。
党工委书记邵新华 ,办事处主任李华亮 。
洛阳路街道
洛阳路街道位于四方区最北端,面积7.29平方公里,辖13个社区居委会 ,居民20771户,人口75331人,办事处地址在商水路16号。2006年 ,实际利用市内内资16831万元,利用市外内资13449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30万美元,实现财政收入完成7830万元。年内引进了青岛泰能集团、泰能天然气有限公司 、青岛泰能科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科大方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等4个内资项目 ,引进资金29070万元,科大方泰项目和泰能科技实业项目已开工生产 。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利群海琴购物广场作为市区重点工程引进后,于11月5日建成开业 ,对区街税收、就业和消费起到了拉动作用。重点做好科大 、前哨科技园的协调服务工作,科大科技园已完成一期启动地块东孵化区的规划设计和专家评审,西孵化区正在进行资源的整合;前哨科技园3000平方米新厂房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部分旧厂房进行了调整改造,已进入招商阶段。海琴社区已创建省级和谐社区,新园等6个社区正在创建市级和谐社区;在13个社区中建立了“双拥”工作站 ,开展了创建“绿色消费”社区活动,全部建立了“绿色消费 ”档案 。全面推进辖区低保工作,全年共为637户家庭审办特困救济金 ,发放救济金252万余元;为9户家庭办理了大病救助,为239户252人发放了教育奖金。稳步推进社区老龄工作,已有45名老年人、9名护理员开展了居家养老工作。发展辖区慈善事业,全年筹集各类捐款18万余元 ,捐赠冬衣冬被1100袋、4000多件 。2006年,街道获得全国社区服务示范街道、山东省文明单位 、山东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校、山东省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先进单位 、青岛市“平安青岛”建设先进集体、青岛市“创城”工作优秀单位、青岛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单位 、青岛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道、青岛市文化先进街道、青岛市先进基层党校 、青岛市先进党员活动室、青岛市“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青岛市“十五 ”残疾人工作先进街道等荣誉称号。
党工委书记赵六国,办事处主任赵六国 。
水清沟街道
水清沟街道位于四方区中部 ,辖13个社区居委会,面积5.51平方公里,居民25700户 ,人口55221人,办事处地址在永丰路8号。2006年, 突出抓好招商引资、税源建设 、工业园建设。完成招商引资8985万元,其中市外资金6205万元 ,区外市内资金2780万元;利用外资120万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794万元 。完成了青岛天丰造纸有限公司、青岛鸿金城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异地纳税纠正工作,增加了区级财政收入。推动都市工业园走精品化之路 ,金海制药工业园入园企业达到16家,注册资金5820万元,年内完成税收205.56万元。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青岛葡萄酒厂改造完毕,“青岛葡萄酒”上市销售 。全面完成了6处社区文化中心的改扩建任务 ,改扩建后的办公活动用房和服务设施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在13个社区建立了“两中心一协会”的社区工作模式,成立了为民服务代理站,推行了为民服务代理制 ,建立了互助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相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集中清理卫生死角25处,清运各种垃圾620余吨;完成了40个楼院和20条小街小巷的整治,面积达12万平方米;清理违法建筑2.3万平方米;完成了1760户自来水“一户一表 ”改造 。实施楼长、信息员 、调解员、法制宣传员的“一长三员”纠纷负责制 ,在社区设立了民情室,落实了社区信访代理、阳光办信等制度,畅通了社情民意诉求渠道 ,各类矛盾纠纷实现了早发现 、早控制、早解决,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分别达到100%和98%以上,没有发生民转刑案件。集中开展了学校、建筑工地 、废品收购点及周边治安秩序等专项整治活动 ,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学校 ”等的创建活动,精心打造“情系未来”工作品牌,开展了青少年远离毒品、远离网吧 、远离赌场、远离犯罪“四个远离”活动,深化了“情系未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 ”。在社区成立了“回归绿洲帮扶中心”和“回归绿洲-实习基地” ,积极探索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一体化工作新机制 。2006年,街道获得全国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站、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街道 、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第四届“四进四出 ”社区文艺展演(铜奖)、青岛市先进基层党校、青岛市“四五”普法先进集体 、青岛市争创“平安信访杯”先进单位、青岛市爱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城市住户调查先进单位 、青岛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优秀单位”。
党工委书记王春生,办事处主任朱元庆。
关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院特点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马佳光亮]投稿,不代表TJhao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tjs.cn/sygl/202508-7964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TJhao的签约作者“马佳光亮”!
希望本篇文章《3分钟学会“闲来十三水输赢规律”(详细开挂教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TJhao]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亲,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